近日,多地银监局发文规范个人消费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用途。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季度就本机构个人非住房类信贷资金用途开展自查,同时要建立大额消费信贷投向监测机制,密切关注个人消费贷款发放及其与个人住房贷款的关联情况。
对于违规流入楼市的资金,在监测和统计方面存在一定难度,情况可能比想像中要复杂一些。根据央行数据,今年9月份我国住户部门贷款增长7349亿元,环比和同比均明显增长,尤其是短期贷款的增速明显高于去年同期,连续两个月超过2000亿元。前三季度,住户部门短期贷款新增1.53万亿元,是去年同期的近3倍,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从去年同期的5%提高到目前的14%左右。而半年业绩报告也显示,多家上市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增长迅速,有的银行同比增速甚至超过250%。此外,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也表现出较快的增长速度。消费贷款快速增长与我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及银行业务结构调整有关,但也不排除有一部分贷款,以“消费贷款”之名行“住房贷款”之实。
与此同时,随着楼市交易活跃,各种类金融、非金融机构提供的借贷资金,也存在着进入楼市的可能。尽管互联网金融专项整*工作持续进行,网络借贷平台数量有所下降,但平台的交易量有增无减。今年上半年全国网贷成交额达到1.93万亿元,同比增长72.81%。同时,上半年小贷公司贷款余额达9608亿元,比年初增加313亿,是近三年*次出现回升。网贷平台、小贷公司对资金流向没有监控,进入楼市的比例可能更高,“假消费,真买房”现象普遍存在。更有少数平台、中介明里暗里又推出“*付贷”,直接违规为购房*付款提供借贷支持。
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先影响房地产调控效果。“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个人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不利于房地产市场降温,也在一定程度上积聚了金融风险。其次,个人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楼市,放大了居民部门杠杆。尽管我国居民杠杆率总体不高,但近年来居民部门加杠杆速度较快,其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需要引起注意。